周惠王十一年(公元前666年),正是郑文公继位的第七年。此时,楚国在经历了楚武王、楚文王、楚成王三代国君的精心经营后,已经迅速崛起,吞并了江汉平原周围几乎所有的姬姓诸侯国。通过向周天子进贡,楚国不仅获得了祭祀的胙肉,还得到了天子授予的“镇守南方、平定夷乱、无侵中原”的王命。借此,楚国名正言顺地扩张领土,吞并了江汉一带的大片疆域。然而,国力增强后的楚国并没有遵循“无侵中原”的誓言,反而将目光投向了中原腹地的郑国,作为其下一目标。
楚国发动此次攻郑之战,口实是郑国“背楚向齐”,轻视楚国。但这一借口显然并不可信,郑国和齐国同为天子藩臣,向齐国靠拢自然是政治上的必要选择,而楚国则自诩为“蛮夷”,却偏偏不理解这一点。说白了,楚国其实是看中了郑国的土地,想要扩大其在中原的影响力。
史书记载,楚成王出兵伐郑的真正动因,实际上是他希望通过征战来增强自身的国力,同时获取战利品和土地利益。为此,他命令楚国令尹子元(即子善)率兵六百辆北上伐郑,计划以此来进一步扩大楚国的势力范围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名义上是楚成王下的命令,实际上,子元更多是为了讨好楚文王的遗孀文夫人(即楚成王的母亲),试图借征战获取功名,从而获得文夫人的宠爱。而此时,楚成王年仅十岁,尚处于年幼无能的状态。
展开剩余76%这次出兵,实际上是楚国第二次攻伐郑国。上一次的战争发生在郑厉公刚刚继位时,楚文王以郑厉公复位“缓告于楚”的理由发动了进攻。然而,郑厉公凭借其强悍的武力,成功击退了楚军,保卫了郑国的安全。对于郑国而言,来自南方(或北方)强国的军事压力,未来的两百年里将无数次重复。
楚军出兵的初期进展迅速,子元率领大军长驱直入,几乎一举攻破了郑国的要地——梏敉关(今新郑南),并成功攻入新郑的外城纯门,甚至差点切断了通往内城的大道。此时,新郑的形势极为危急,城内的郑文公几乎准备弃城逃跑。
然而,关键时刻,郑国的大臣叔詹(郑文公的异母弟,郑厉公的儿子)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。他冷静地分析了当前形势,认为楚国此行所动用的六百辆兵车,显然意味着楚国内部的兵力已然薄弱,且子元长期在外征战,国内必然存在空虚。他推测,子元既然担心国内局势,会在无力长时间维持战局的情况下撤军。
因此,叔詹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。一方面,他急忙派遣使者向齐国求援,另一方面,他亲自制定了防备计划,指挥新郑守军做好防守准备,准备迎接楚军的进攻。果然,当子元的军队逼近新郑城门时,他发觉城门紧闭,内部似乎没有什么防备。更奇怪的是,城内隐约传出楚国方言,这让子元产生了强烈的疑虑。
子元心生不安,认为郑国此举必定是在设下陷阱,打算利用“空城计”来设伏自己。他判断城内必有伏兵,因此果断下令撤兵,并将大军撤回到桐丘扎营。在此之后,郑国的求救信件及时送到齐国,齐桓公带着诸侯盟国赶来援郑。此时的子元更加确信这是郑国早就精心设计的计谋,决心撤军回国,结束了这场攻伐。
通过叔詹的精妙应对,郑国最终在这次攻伐中全身而退,保全了国土。事实上,叔詹可以说是“空城计”的真正发明者,他的计策比汉末三国时期孙坚所实施的“空城计”早了近九百年。叔詹的机智与勇敢,成就了这一历史上有名的军事智慧。
尽管郑国暂时保住了安宁,但楚国并未就此罢手。在子元被诛杀后,楚国重新恢复了对外扩张的野心。楚成王借助内政清理后的余力,再次开始了对郑国的北上征战。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,楚国吞并了邓、申、息等国,迅速恢复了国力,并将郑国列为新的目标。
周惠王十八年(公元前659年),楚成王亲率大军北上,再度伐郑。这一次,齐桓公为维护霸主地位,召集了宋、郑、曹、邾等国在荦地举行会盟,准备商议共同抗楚的战略。然而,楚成王凭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,在得知齐国已经准备介入时,果断撤兵返回楚国,解除了对郑国的威胁。齐桓公虽然准备充分,却因事前未能行动而错失了对楚军的有效干预。无奈之下,齐桓公只得结束盟会,诸侯们也只能各自回国。
周惠王十九年(公元前658年),为了防止楚国继续挑衅齐国的霸主地位,齐桓公特地召集了宋桓公、江国、黄国等盟友,再次在贯地举行会盟,商议抗楚的对策。此时,江国和黄国虽然曾是楚国的附庸,但齐桓公试图通过联盟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,防止楚国再次北上。
然而,正如齐桓公所预料的那样,楚国在年底果然再次派兵北上,攻伐郑国。这一次,齐国虽然迅速做出反应,但依旧因距离遥远而未能及时救援。楚军在攻占郑国的聃地(今平舆)后,迅速撤兵回国,避免与齐军正面交锋。齐桓公急忙组织救援,但因北方形势严峻,未能及时赶到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郑国面对的压力愈加沉重。楚国不断蚕食郑国领土,而齐国的援助始终未能到位。这让郑文公对齐国的支持产生了严重的不满,决定寻求与楚国的议和。但郑国的大臣孔叔劝阻了郑文公,他提醒国君不要忘记齐国的帮助,并指出背弃齐国将遭到诸侯们的耻笑。郑文公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最终决定不与楚国议和,而是继续留在齐国主导的盟国阵营内。
尽管楚军在几次进攻后总是迅速撤回,郑国的安宁仍未能持久。齐桓公也已对楚国的挑衅感到愤怒不已,决心组织诸侯联军,亲自带队南下,攻打楚国,以捍卫齐国的霸主地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牛宝配资-天牛宝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免费-配资正规炒股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